冠状病毒在海外

请注意,本文编写于 1712 天前,最后修改于 1711 天前,其中某些信息可能已经过气。

本篇内容激进,酌情观阅。

国内的情况我想各位比我都清楚,从一开始的压制疫情,到后来的爆发,再到之后的出行限制,强制隔离。从目前的成果来看,这个策略是有成效的,我觉得也适合国情,人口基数和人口密度在那儿摆着,爆发不控制会死很多人。经济几乎停运,但体制可以宏观调控……
这些是我这边所了解到的国内的现状。那么海外呢?
中国的很多媒体写的文章很有趣,用一些刁钻的手法描述,让其他国家看上去跟个铁憨憨一样。比如川普,在国内似乎就是被当作笑话来看。美国也有媒体会这样故意渲染,但国内就一直没怎么听到说他好的。
疫情的欧洲战场,意大利首当其冲,看到国内的报道似乎和当初报道自己抗击疫情的描述方法大相径庭。英国这次的群体免疫也是被喷的一塌糊涂。当然,我想,这也是常态。新闻联播的核心思想就是外国人民都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。
话说回来,作为一个在国外的华人,这次疫情我的见闻。
1.过于恐慌的同胞,想方设法搞口罩,不敢出门,上课也带着口罩捂得严严实实。
这个怎么说呢,虽然是个人的自由,但我是绝对不会这么去做的。德国官方控制了几乎所有的防疫物资,用作需要时使用。并且公开表示需要避免肢体接触,但不需要带口罩,和手套。所以德国人自然也是都没有戴口罩的。看了一圈,只有中国学生此时开始戴口罩。那么就出现了一个问题,如果个体戴口罩,但是环境里的人都不戴,这样病毒依旧可以扩散。也就是要戴就要戴到疫情结束为止,这个消耗量是很大的。回家以后,衣服什么的上面也有可能携带病毒核,就要一直保持极度的警惕。
但实际呢,目前来看,因为德国人口密度小,周边地区也并没有集中性的爆发。感染到自身的概率本身就极低,再加之都是年轻人,不是病毒的主要杀伤对象,所以重症概率也低。最后,就目前德国的政策,如果重症了国家还是准备了床位用来治疗的。我想,这么算下来,感染病毒死亡的概率恐怕跟出车祸差不多。何不保持平常心呢。
2.外国人看待国人的态度,在我的文章中,多次提及国人的形象问题。中国人在欧洲算是知名度很高了,旅游团,疯狂购物,大声讲话,乱扔垃圾,没有隐私,网络封锁,人权…… 我想这大部分都不是什么好的印象,有些明摆着的缺点国人也是心里清楚,但有些东西,刻在骨头里,自己都没法判断是非了。南方公园前段时间讽刺中国的动画片中,里面的中国人遇到事情就大喊,我不要麻烦,跑开了。前阵子B站上了一堆电影,看了一部美国的决战中途岛,是战争片。但是其中有一幕,美国大兵轰炸东京后弃机跳伞落在中国农村,然后要去衢州会和。明明降落伞就放在农民的家中,当农民被问到有没有降落伞,只见这老农民嘴里不停地叨叨,我不知道,我什么也不知道。最后还是进了房间查看才找到了降落伞,证明了美国大兵的来历。这种怕麻烦的思想根深蒂固,从启蒙教育开始就被当作教条印在脑中。长辈眼中看到的总是那些帮了别人然后自己出事了的案例。但德国这边,似乎大家都很愿意出头,当然这需要大家都这么想,一个人代表一个集体出头,如果出了问题,整个集体就会顶上去救下这个人。但如果这个群体都怕麻烦,此人出头,就有可能不那么妙了。初中,我遇到了感为别人打抱不平“多管闲事”的人。这么做看似不会有什么收益,反而承担了一定的风险,但实际背后带来的效益远高于风险。这样的人,人缘都很好,也值得信任。之后,我也成为了这样“多管闲事”的人,当然我这不怕折腾的属性也有点关系。
这种怕麻烦,我理解是一种比较肤浅的利己主义,或者就是不自信。人是要有社会性的,几百个人,就中国人戴着夸张的大口罩,皮筋都把脸勒变形了,这是不是显得有些太过靓眼了。上着数学课,老师没带口罩,底下坐着几个戴着N95,感觉一直很元气的老师上那节课的时候都有点紧张,这换谁都感觉很奇怪啊。
这几天,我坐公交车,恰好碰上下午那班满载中小学生的车。平时熙熙攘攘,很热闹。车门打开,里面传出唧唧喳喳的聊天打闹声。我从前门走上去,向司机展示了一下学生卡,把身子转向车厢,准备走进去。
唰的一下,全车安静了。
低年级的学生盯着我看,因为只有两站路,我迅速穿过过道站到了后门。过了好一阵子,才陆续有说话声出现。平时嗓子不舒服会清清嗓子,这特殊时期难受也得憋着。所以戴口罩看上去很显眼,不戴口罩,也很显眼。我有些担心,新一轮的歧视就要开始。
3.截然不同的反应
刷Facebook,看到一个Corona Party,是一个冠状病毒的聚会。大概是说,一直听说有病例出现,但身边就是见不到。干脆安排了个派对,其中有20个是确诊的…… 不开玩笑,这种派对说开就开。搞一个这样的Party,某种角度来讲确实有些过分了,但充分说明这边这些个年轻人看待病毒的心态。德国政府开始只是指挥部署了重症床位,扣押了防疫物资,但是对于学校,活动之类的没有限制。确诊超过3K的时候禁止了一千人以上的活动(于是出现了很多999人的),学校延迟开学,但是小规模的课程继续。本来明天考试,今天才宣布考试取消,所有课才停掉。关于出行的限制,并没有强制的措施。

前天,英国政府宣布采取不作为的方式,打算走群体免疫的路线。开始我习惯性的看到中文的报道,差点以为这是个笑话。直到后来我仔细查阅了相关的理论资料,发现这个计划并不是胡来。不强制隔离病毒,而是控制传播的速度,让病毒慢慢的一批一批的感染人群,康复后就可获得免疫。控制的速度要匹配现有的医疗资源,保证重症出现要有地方可治。当60%以上的人口获免疫后病毒就无法再次流行,但依然少量的分布在群体中,达到了任何病毒共存的状态。与之对应的,采取强制隔离的方法可以快速控制疫情,但要长期保持监控,防范输入病例。这是很难的,如果放松警惕,则又会意外的爆发。直到疫苗研制成功,或者病毒因某些原因消失。

这里赌的就是时间,欧洲国家普遍认为短时间内无法造出疫苗,获得群体免疫是长久之计。并且这也是对经济运作最友好的方式,今年欧美股市已经没法看了,再因为这么一出搞得经济大萧条,导致失业,犯罪,乃至战争。每个国家只是选择了适合自己当前国情的方式来处理。

然后讲讲我的想法,我相信数据,这个病毒对于年轻人作用甚小。多数人轻症就自愈了,自愈后至少几个月是免疫的。与其防不胜防突然被感染还不知道,期间又传染别人,还耽误自己手头的事。不如直接主动接受感染,自行隔离到痊愈。那病毒就在自己身上活不下去了。在病毒下手之前主动迎击,比打没准备的仗要好吧。如果能确认感染,那再轻症状都没有出现之前就可以开始吃点中药来增强抵抗力。在这种情况下,出现危险的概率,和不小心被感染,直到病发才察觉到然后出现危险的概率比,小上不少吧。

有些群友觉得我头太铁,不应当去冒风险。

但如今,风险时时刻刻就在身边。

谁知道摘下口罩的瞬间,病毒不会落在脸上呢……

评论区

已有 6 条评论


其实我真的不太喜欢国内媒体。。总有一种过度吹捧的感觉

对了[email protected]这种企业邮箱好像不能用。。

不管怎么看待,只要用合适的方法能够确保安全就好,没必要恐慌。F也是~

是的,丝毫不慌

英国的方法不敢说有用,但也是基于目前医疗条件和社会资源的情况下作出的抉择吧。尊重每一个国家的应对措施。

FKUN FKUN 回复 @陈大猫
1 0

没错,国情不同,各有策略